你的位置:爱电竞 > 爱电竞介绍 >

三国这人的武力值,严重被演义给弱化,曾将吕布给逼退!

2025-07-25 爱电竞介绍 137

三国群雄中,刘备常被视为“文不成武不就”的典型。

人们印象中,这位蜀汉皇帝除了仁义和眼泪,似乎一无所有。

连他的结义兄弟关羽、张飞都是“万人敌”,唯独刘备自己,总被想象成手无缚鸡之力的文弱形象。

但翻阅历史记载,一个截然不同的刘备跃然纸上。

这位身高七尺五寸(约172厘米)的汉室后裔,在平均身高仅160厘米的东汉末年,堪称高大威猛。

他手臂奇长,史载“手可过膝”,手持双剑时攻击范围惊人。

01.双剑出鞘

刘备的招牌兵器,是雌雄双股剑。

在长矛大刀横行的战场上,这种兵器极为罕见。双剑的使用难度远超单兵器,对力量要求极高。

当一把剑架住对方长兵器时,另一只手无法合力支撑,使用者必须单手承受全部冲击力。

刘备能自如运用双剑,其臂力远超常人想象。

明代军事著作《阵纪》,将刘备的剑法列为当世五大剑术之一。

他的“顾应法”与马超的“出手法”齐名,成为后世剑术典范。这一记载,彻底颠覆了人们对刘备武艺的认知。

双剑虽短,却适合近身缠斗。

刘备在三英战吕布中,正是凭借双剑的灵活突刺,在关羽、张飞的猛攻间隙寻机刺杀,最终逼退吕布。

战场上,一寸短,一寸险。

02.实战检验

刘备的武功绝非纸上谈兵。

虎牢关前,当世第一猛将吕布横扫八方。河内名将方悦五回合丧命,公孙瓒数合败走。

关羽张飞联手三十回合,仍战不倒吕布。

这时刘备策马加入战团,三匹马丁字儿厮杀,“转灯儿般”与吕布大战。

最终吕布“架隔遮拦不定”,败退而去。

能在吕布方天画戟下全身而退,本身就是实力的证明。

若刘备真是累赘,关张二人还要分心保护,吕布何须败走?

刘备的箭术同样精湛,讨伐黄巾时,他飞马追击“地公将军”张宝,一箭射中其左臂。

宛城之战,他又一箭射死突围的黄巾将领孙仲。

许田围猎时,刘备更是一箭射中飞奔的野兔。

根据这些有记载的材料,刘备三箭三中移动目标,箭法堪称神准。

03.乱世求生

刘备的军事生涯始于基层,他因军功被任命为中山安喜县尉。

讨伐张纯叛乱时,同代人刘子平就知“备有武勇”。

创业初期,刘备常身先士卒。讨伐黄巾时,他望见张宝旗号立即“飞马赶来”。

面对张角主力大军,刘备率关张“飞马引军而出”,直冲敌阵。

徐州之战,刘备与张飞分兵劫营,遭曹操八员大将围攻。

张飞被八面夹击,仅率数十骑突围。而刘备从夏侯惇、夏侯渊的前后夹击中杀出,又在李典拦截下单骑逃脱。

最说明问题的是穰山之战,刘备被高览、张郃两大猛将前后围堵。

部将刘辟战不三合就被高览斩杀,此时刘备“方欲自战”,准备亲自迎战高览。

若非赵云及时赶到,我们将看到刘备与一流猛将的对决。

04.刘备武功

对比曹操、孙权两位对手,刘备的武艺更显突出。

曹操身高仅七尺(约162厘米),在演义中屡屡受伤。

汴水之战中箭,当阳之战被张飞吓退,渭南之战“割须弃袍”,汉中之战门牙被射掉。这些战绩显示曹操武力有限。

孙权更不值一提,合肥之战中,张辽点名挑战,孙权只摆出迎战姿态,最终由太史慈出战。

若他亲自上阵,“最多十个回合就被张辽打败”。

正史记载略有不同,曹操年轻时曾独闯张让府邸,舞动手戟全身而退。他还曾一人镇压叛军,“当场斩杀数十人”。

刘备则长期战斗在第一线,屡败屡战而不死,生命力顽强。

但综合来看,刘备仍是三国君主中武力最强者。

他能在“三英战吕布”中发挥作用,箭术精准,乱军中多次突围,这些都不是偶然。

05.被演义弱化的英雄

《三国演义》需要突出关羽、张飞等猛将形象。作为主公的刘备,自然被“弱化”处理。

但细读文本,刘备的武勇痕迹依然清晰可见。

刘备的剑术,在明代仍被奉为经典,五大剑术流派中,只有刘备与马超两位三国人物入选。

这从侧面印证了,他在武术史上的地位。

刘备的战场存活能力极强,从黄巾起义到赤壁之战,他始终身处一线。

同时代军阀如吕布、袁术等纷纷败亡,刘备却能屡败屡起。

没有相当的武艺和战场应变能力,在乱世中活下来都难,更别说开创基业。

“君子剑”刘备的称号并非虚名。他左手仁义道德,右手双股剑,在乱世中闯出一条生路。

这一形象,比那个只会哭的“刘皇叔”真实得多,也精彩得多。

话题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