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8-04 爱电竞介绍 91
老李头盯着手机银行到账通知,手指反复划过那笔养老金补发金额,
> 转头对老伴嘟囔:“明年这钱…还能再多点儿不?”
📌 01 21连涨收官,2%的涨幅里藏着明年信号
7月29日海南最后一个发布方案,全国31省养老金调整落幕。今年人均涨约70元,调后月均养老金站上3500元关口——但2%的涨幅创下2005年以来新低。
老人们喜提补款的同时,心里直打鼓:明年还能接着涨吗? 毕竟养老金可是1.4亿退休者的“活命钱”。
从数据看,希望并未熄灭:
●经济底盘稳:2025上半年GDP增5.3%,工资性收入涨5.7%,跑赢经济大盘;
●社保家底厚:6月底养老基金累计结余9.83万亿,上半年总收入4.53万亿仍大于支出;
●政策有延续:《社会保险法》白纸黑字写着,要根据工资和物价“适时提高待遇”。
> “这就好比家里米缸还满,饭桌上有肉,没理由让孩子饿肚子。”——某地方社保局老同事的原话。
🔍 02 三座大山压顶,2%或成涨幅天花板?
理想丰满,现实骨感。三个扎心问题让2026年涨幅难抬头:
▍ 人口结构“塌方式”恶化
领钱的越来越多,交钱的越来越少。2023年60岁以上人口净增1693万,但出生人口仅902万,死亡反超至1110万。养老保险抚养比(缴费人/领钱人)持续崩坏,精算师私下说:“2035年基金缺口恐达3.7万亿”。
▍ 养老金池子开始“漏水”
2024年城镇职工养老基金首次出现当期赤字1200亿,黑龙江等7省连续三年靠中央输血。2025年一季度甚至出现十年未见的季度亏损58亿——水池见底,放水自然更谨慎。
▍ 涨幅轨迹已滑入“下行通道”
回看20年趋势,涨幅从10%时代(2005-2015)→5%时代(2016-2020)→滑落到如今“3%保卫战”失守。“就像下台阶,迈下去就难回头”,某研究所所长坦言。
> 更现实的是——今年延迟退休正式启动,本意是缓解支付压力,但也意味着明年财政更倾向“稳字当头”,而非大幅提标。
💡 03 明年的钱袋子:涨是大概率,但别期待“惊喜”
我的预判很直接:2026年养老金极可能实现22连涨,但涨幅超过2%概率不足三成。
●政策面:二十大“稳步提高社保水平”是政治承诺,断涨恐触发民生风险(退休家庭64.3%收入依赖养老金);
●经济面:若全年CPI控制在3%内,1.5%-2%的涨幅既能部分对冲通胀,又不至于压垮基金;
●改革面:人社部已在测试新公式,例如 “0.3×CPI+0.2×工资增长率+0.5×基金系数” 的动态模型,告别“拍脑袋”调整。
> “未来养老金的真相是:普涨时代结束,分化时代开始。”
> 比如今年,月领2000元的低收入群体实际涨幅达2.25%,而8000元群体仅0.56%——“削高补低”已成明牌。
📝 04 个人攻略:把“唯一指望”变成“托底选项”
看清趋势后,行动比焦虑重要:
●在职者:盯紧缴费年限!挂钩调整中“工龄单价”仍在(如广东每多1年加1元);
●临近退休者:高龄倾斜是王牌(70岁以上多涨30-300元),健康就是“隐形养老金”;
●所有人:国资划转社保已到位1.68万亿,个人养老金账户免税政策持续——政策在铺路,你得迈开腿。
> 当养老从“国家全包”转向“三层楼”结构(基本保底+企业年金加餐+个人储备补货),2026年涨不涨2%或许不再致命。
💎 最后说一句
> 养老金连续上涨不是“恩赐”,而是经济规律与制度信用的双人舞。
> 舞步可以放缓,但不会停下——因为停下的代价,谁也付不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