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爱电竞 > 爱电竞介绍 >

韩国财阀专属座驾,G90亮相中国,路上罕见引围观

2025-10-10 爱电竞介绍 68

咱们今天来聊一个车圈里挺有意思的现象。

不知道您在路上有没有留意过一种车,它个头非常大,气场很足,车头挂着一个带翅膀的标志,第一眼看过去,很多人会误以为是宾利,但仔细一瞧又发现不对劲。

这车其实是韩国现代旗下的高端品牌,捷尼赛思,具体型号是G90。

在韩国,这可是顶级大老板、财阀们的专属座驾,地位就跟咱们这儿的红旗L5或者德国的奔驰迈巴赫差不多,所以很多人也管它叫“韩版迈巴赫”。

按理说,这样一款在自己国家被捧上神坛的旗舰级豪华轿车,来到中国市场,应该也能吸引不少目光。

但奇怪的事情就在这里,这款车在国内的稀有程度,简直让人咋舌。

有网友开玩笑说,现在想在街上看到一台捷尼赛思G90,比看到当年大众那款非常低调的、搭载W12缸发动机的辉腾还要难上加难。

这就让人纳闷了,一款产品力看着相当不错的豪华车,为什么一到咱们这儿就水土不服,成了叫好不叫座的典型代表呢?

这背后的原因,说起来其实挺现实,也挺值得我们琢磨的。

首先,我们得清楚捷尼赛思G90在豪华车市场里到底是个什么样的角色。

它不是一款普通的车,它的诞生就是为了直接和奔驰S级、宝马7系、奥迪A8这些德系老牌豪华旗舰掰手腕的。

在韩国本土,它的形象非常高大,是成功和权力的象征。

从产品本身来看,它也确实有这个底气。

车身尺寸、内饰用料、科技配置,方方面面都向顶级标准看齐。

比如它的3.5T V6发动机,动力充沛;行政加长版的后排,更是提供了堪比头等舱的享受。

在韩国,它的售价折合成人民币,基础版大概在五十万左右,而顶配的行政加长版则要卖到八九十万,这个价格区间,无论在哪都妥妥地属于高端豪华车的范畴。

然而,就是这么一款被寄予厚望的车型,进入中国市场后的表现却只能用“惨淡”来形容。

这已经不是它第一次尝试进入中国了,之前它用过“劳恩斯”、“捷恩斯”这些名字,都因为卖得不好而黯然退场。

2021年,它换上“捷尼赛思”这个全新的独立品牌身份,第三次卷土重来,声势不小。

可市场给出的反馈却是一盆冷水。

根据一些统计数据,从2021年4月到近几年的一个时间节点,捷尼赛思品牌全系车型在中国的总销量大概是五千多台。

四年多的时间,卖了五千多台车,这个数字可能还不如奔驰、宝马旗下某一个热门车型一个月的销量。

在这份本就不好看的成绩单里,作为品牌图腾的旗舰车型G90,更是扮演了一个近乎尴尬的角色。

它是在2023年8月的成都车展上正式上市的,从上市开始算起,在长达两年的时间里,它在全中国的总销量仅仅是103辆。

一年平均下来也就卖个五十多台。

这是个什么概念呢?

我们不妨找个参照物对比一下。

在同样的时间段内,被大家认为是顶级富豪专属的劳斯莱斯,旗下的古思特车型卖了四百多辆,就连定位更高、价格更贵的幻影,也卖出了一百三十多辆。

这意味着,你在中国的马路上,碰上一台崭新的劳斯莱斯幻影的概率,竟然都比碰上一台捷尼赛思G90的概率要大。

这就已经不能简单地用“罕见”来形容了,这几乎快成了汽车界的“保护动物”。

那么,问题到底出在哪儿呢?

很多人第一反应会说,是因为它的4S店太少了。

这个说法确实有道理,捷尼赛思的销售网络在中国铺得非常有限,很多省会城市都没有一家店。

想买车得跑到几百公里外的大城市,买车的过程就已经很不方便了,更别提以后车辆的维修和保养了,这无疑会劝退一大批有兴趣的消费者。

但是,我们再深入想一层,这其实是一个“先有鸡还是先有蛋”的问题。

为什么经销商不愿意投钱建店呢?

归根结底还是因为车卖不出去,看不到赚钱的希望。

如果它的车能像奔驰宝马一样供不应求,那全国各地的投资人恐怕早就挤破头去抢代理权了。

所以说,销售网点少是销量差导致的结果,而不是最根本的原因。

真正让消费者在掏出真金白银时犹豫不决的,是两个更深层次的因素:品牌认可度和它所代表的社会价值。

尤其是在中国,当一辆车的价格上升到七八十万甚至上百万这个级别时,它早已不是一个简单的交通工具了。

它更像是一张行走的社交名片,承载着车主的身份、地位、品味和事业成就。

我们不妨设身处地地想一下,假如你现在手里有一百万的预算,准备买一台大型豪华轿车,你会怎么选?

摆在你面前的,有大家耳熟能详的奔驰S级、宝马7系,还有这台设计同样出色的捷尼赛思G90。

从产品力上说,G90可能在某些配置上还略有优势,但当你真正要做决定的时候,心里一定会反复掂量:我开这台车去谈生意,对方认识吗?

会不会觉得我买了个大号的现代?

我参加朋友聚会,会不会总要跟人解释“我这车叫捷尼赛思,是韩国的豪华品牌,很贵的”?

几年后我要是想换车,这车卖给谁?

二手车市场认不认这个车?

这些问题,每一个都非常现实。

最终,绝大多数人会选择那个最稳妥、最不需要解释的选项,也就是奔驰、宝马或者奥迪。

因为这几个品牌经过几十年来在中国的深耕,它们的豪华形象已经深入人心,形成了一种广泛的社会共识。

你开一台奔驰S级出门,它所传递的“成功、稳重”的信号是清晰明确的,不需要你多费一句口舌。

而开一台捷尼赛思G90,你可能首先要扮演一个“品牌讲解员”的角色。

对于这个价位的消费者来说,需要主动去解释的豪华,在某种程度上就已经失去了豪华的意义。

再加上它的定价,入门级超过七十万,顶配的行政加长版更是高达一百二十万。

在这个价格区间,消费者的选择实在太多了,每一个竞争对手都是响当当的名字。

而且,买车还得考虑保值率。

像奔驰S级这样的热门车型,在二手车市场上有很强的流通性,保值率相对稳定。

而一款两年只卖出一百多台的车,二手市场几乎是空白,未来出手时的亏损可能会非常惊人。

这对于理性的消费者来说,无疑是一个巨大的风险。

所以,我们就看到了一个很有趣的现象:在网上,捷尼赛思的口碑非常好,几乎所有看过它的人都会称赞它的设计大气、内饰豪华,评论区里一片“叫好”之声。

但现实中,真正愿意为它“叫座”的,却寥寥无几。

那些在网上敲着键盘说“有钱一定买”的人,和那些真正手握百万购车款的人,往往不是同一拨人。

对于后者而言,情怀和设计感固然重要,但远不如品牌带来的确定性、社会认可以及资产保值来得实际。

这或许就是捷尼赛思在中国市场面临的最真实、也最扎心的困境。

话题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