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7-13 爱电竞介绍 186
【前言:】
朱德老总在新中国成立那会儿可是顶梁柱,从南昌起义一路奔波到井冈山和大家汇合,再到解放战争,这一路走来,他碰到了数不清的困难和挑战。
晚年时候,他经常回想起从南昌起义到井冈山的那段日子,总爱提起他的老朋友范石生。他说:“我这辈子得到的最无私的帮助,就是范石生那次给的。要不是他,我们能不能剩下几个人去和毛主席在井冈山会师,真的很难说。”
范石生究竟是个啥样的人呢?他和朱老总之间有啥样的经历呢?
【危难时刻伸援手】
1927年4月12号,蒋介石在上海搞了个大动作,就是四一二反革命大屠杀,专门针对共产党人。为了对抗蒋介石的狠心手段,同年8月份,周恩来、贺龙、叶挺、朱德、刘伯承这些中国共产党的大佬们联手发动了南昌起义。
真遗憾,因为敌人太多而我们人少,起义的队伍吃了大亏。到了1927年9月18日,起义的队伍往广东大埔县走,周总理看了看当前的情况,决定把队伍分开行动。
那时候,周恩来、贺龙、叶挺带着队伍继续往潮汕方向前进,另一边,朱德指挥着第九军教导团和11军的25师,总共3000多名战士,在三河坝坚守阵地,全力对抗钱大钧的进攻。
三河坝战斗之后,朱德带着剩下的起义队伍一路向北,直奔湖南南部。到了11月初,他们一行人抵达了江西崇义县西南的上堡,那里是湖南、广东、江西三省交界的山区地带。
眼瞅着冬天就要到了,起义的队伍只剩下大约800人,并且个个身上都有伤。要是再往前走,士兵们心里肯定发慌;可要是不走,被敌人追上也是死路一条。那时候,朱德急得团团转,整天琢磨着接下来该怎么办。
就在这时,朱德意外在报纸上发现国民革命军16军的军长范石生带着队伍到了湖南梆州,他一下子高兴起来,赶紧给对方写信,希望能和起义的队伍联手。
没过多久,在16军任职的党员韦伯萃递来了一封范石生亲手写的信。朱德看罢,心里乐开了花,觉得事情终于有了好转的苗头。
接着,朱德带着队伍到了16军所在的汝城,跟范石生商量起来。朱德当时说了三条,一条是队伍编制不动,组织也不变;另一条是想啥时候走就啥时候走。
范石生一听,立马就点头同意了。接着,起义军就改用了第十六军四十七师一四零团的旗号,朱德用了个假名叫王楷,当上了四十七师的副师长,还兼着一四零团的团长。
范石生一回部队,就乐呵呵地跟军需处长说:“咱们队伍要壮大喽!朱玉阶已经来过了。现在兄弟们还穿着单衣单裤,晚上也没被子盖,眼瞅着天气要凉了,得赶紧把棉衣棉被送过来呀!”
没过多久,朱德就接到了范石生送来的头一批货物。里头有2架重机枪、4架轻机枪、好几百支步枪,还有好几万发子弹。
瞅见那份物资单子时,就连十六军管后勤的唐凤翥处长也纳闷地说:“范军长平时对子弹枪支宝贝得跟啥似的,今天对老朋友朱德咋就这么大方了呢。”
朱德向来懂得回报恩情,在两人合作的时候,他常作为16军的总参议,和范石生一起商量那时候重要的理论、政治、军事大事。
跟朱德聊过之后,范石生的想法有了很大的不同,他还特地邀请朱德去他的部队里讲话,鼓励官兵们积极去了解共产主义和马列主义的知识。
没想到好时光匆匆结束,1928年开头,范石生手下教导团的团长偷偷跟蒋介石说了朱德在哪儿,蒋介石一听火冒三丈,马上命令范石生解散起义军的武装,还要把朱德抓起来。
听到消息,范石生明白和朱德的关系走到了头。他一边对外说自己的队伍里没共产党员,一边赶紧派人给朱德捎信,还给了他们好几万大洋,外加一批枪炮和军用物资。
那时候,像范石生这样勇敢反抗蒋介石指令,还尽力维护共产党人的做法,在国民党军队里真的是少之又少。
多年后,朱德每次聊起这事都会感慨:“我这辈子最难忘的帮助,就是范石生那次,要不是他,真不知道能不能有我们几个活着到井冈山和毛主席汇合。”
朱德带队走的那天,碰巧下起了大雨。军里的参谋长知道这事后,连忙跟范石生说,咱们可以从三面进攻,把朱德他们彻底消灭掉。
范石生听了之后根本没当回事,最后他向蒋介石报告说“朱部反叛”,这件事就这么算了。他自己呢,则找个生病的借口跑到广州躲起来了。
后来,朱德带着队伍到处打仗,最后终于在井冈山和毛主席的队伍汇合了。可以说,要不是范石生大方地伸出援手,朱德带着的这些南昌起义留下来的部队,可能早就没了,后面的井冈山汇合也就不可能发生了。
练武场上缔结深厚友情
范石生之所以愿意这么大方地伸手帮朱德一把,主要是因为他们在年轻时就结下了深厚的友谊。
1909年春天,22岁的朱德跑到云南昆明,想进云南陆军讲武堂学习。到了1910年夏天,朱德、范石生、唐淮源这些年轻有为的人被挑进了讲武堂的重点班。就是从那时候起,他们几个成了好朋友。
后来,因为脾气相合,范石生和朱德等人成了过命的朋友,学业结束后,他们一起加入了滇军。
1911年的时候,范石生和朱德一起加入了蔡锷在云南发起的重九革命。那时候,他俩合作得很好,一块儿赢了不少战斗。
可没过多久,朱德就意识到这些军阀之间的争斗对国家进步毫无益处,心里很是沮丧。就在这时,他得知了俄国十月革命取得胜利的消息,于是果断地离开了军队,踏上了前往欧洲寻找拯救国家办法的旅程,从那以后,他就和范石生失去了联系。
另一边,没过多久,范石生就加入了国民党,跟着孙中山一起北伐。在那段时间里,他立下了不少功劳,孙中山也多次表扬了他。
1923年,孙中山给了范石生上将军的头衔,还让他当上了广东政府的财政委员和筹饷总局的头儿。那时候,整个国民政府的工资都是他去张罗的,这足以看出孙中山是多么信任他。
孙中山去世后,蒋介石等人开始有悄悄想要掌权的苗头,这时朱德又一次去找了范石生,劝他别走错路。
范石生一听这话,马上就跟朱德说,他铁了心要站在孙中山那一边,全力支持联合俄国、联合共产党,还有帮助农民和工人的那三个重要方针。
我发誓:“要是蒋介石对革命反水,我肯定会跟你站一边,要是不守这个诺言,天打雷劈,你也尽管来收拾我。”
从范石生后来的行为来看,他说的确实是真话。
朱德离开后,范石生就惹恼了蒋介石,后来他又说了些话,更是把蒋介石气得火冒三丈,心里都动了要杀他的念头。
四一二事变后,蒋介石完全背离了孙中山先生提出的联合俄国、共产党,以及支持农工的三大原则。这让范石生心里很不舒服,而蒋介石后来干的那些违背常理的事,更是让他彻底寒了心。
所以在一次集会上,他直接嘲笑蒋介石说:“连中山先生提出的那三大重要方针都不管了,还提什么国民革命啊?这不就是明摆着欺骗大众嘛!”
这话一说出口,会场里立马就炸开了锅,连蒋介石自己都觉得下不来台。虽然他当时没当场发火,但之后他就老找范石生的麻烦,处处给他设绊子。
1929年,蒋介石找了个军事改编的理由,把16军缩减成了第8路军的第5师,没多久又改成了51师。这样一来,范石生军长的职位就变成了师长。
没过多久,蒋介石又把范石生的职位从上将贬成了中将,这让范石生彻底明白了国民党的真面目,他感到非常失望,于是就辞职回家,回到昆明老家用家里传下来的医术来维持生活。
回到老家,他先是在小南门里的日月大药房给人看病,后来又回到小西门蒲草田的自己家里,挂上牌子开始行医。碰到家里穷的人来求医,他给看完病开了方子,就会问人家:“有钱抓药吗?”要是没钱,他还会帮忙出药钱。
每当看到那些重病的患者康复,他总是乐呵呵地跟家人分享:“如今,我就是个能养活自己、平平常常的医生啦。”
因为他医术高超,后来连宋子文、宋美龄、宋庆龄都多次邀请他到南京、上海为他们瞧病。那时候,宋美龄还想送他一架飞机,好让他能随时飞来给自己治疗。
但范石生笑着谢绝了对方的建议,说自己没能力供养飞行员。
抗日战争打响后,范石生就不再参与政治了,按他的地位,本来可以安心过晚年。但没想到,1939年3月,范石生在昆明街上给人看病时,被杀手在半路给杀了,那时候他刚好52岁。
后来查明,那个刺客其实是当年和朱德、范石生一起念过书的杨蓁的儿子。他为啥要动手呢,说起来也简单,他家里头一直认为他老爹的死跟范石生脱不了干系,所以他就想替老爹报仇。
后来,周总理得知范石生牺牲的消息,心里非常难过,还有些遗憾地说,埋怨地下党的同志工作没做到位,当时怎么就没能劝动范石生一起起义呢。
真遗憾,周总理已经离世,他只能嘱咐云南地下党的老前辈侯方岳,到了昆明后一定要关心范家的亲人,用党的资金帮助他们维持生活。
一位赫赫有名的将军在民间悄然离世,真是时代的遗憾。但他心怀公道,为国家立下赫赫战功,这些事迹定会被共和国的历史永远记住,让后人代代传扬。
#百家说史# #6月发文冲刺# #夏季图文激励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