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9-11 产品展示 141
近期国际金融市场的一个显著变化,是全球资本似乎正在悄然调整布局。 例如,澳大利亚第二大养老基金出于对华盛顿政策可能助推通胀的担忧,已开始削减其美国国债持仓。 与此同时,人民币汇率则在市场乐观情绪和外资流入的推动下持续走强。
美元兑离岸人民币汇率已跌破7.15关口。 这种变化并非孤立事件,它反映了更深层次的趋势:美元在全球外汇储备中的占比有所下降,而人民币的国际化进程正在加速,其计价资产正吸引着越来越多的国际关注。
“抛售美国”交易重现市场
一些市场动向表明,资金正在重新评估美元资产。 除了澳大利亚的养老基金,数据显示2025年第一季度全球央行减持美债的规模显著。
这种减持部分转向了黄金,2025年第一季度,黄金在全球官方储备中的占比攀升至24%,超越了欧元。 中国央行也已连续多月增持黄金储备,为人民币价值提供了支撑。 这些行为背后,是对美国债务规模膨胀及其政策可能加剧通胀的担忧。
人民币汇率展现韧性
人民币汇率近期表现强势。 自8月下旬以来,人民币兑美元中间价连续多个交易日上调,从4月16日的低点7.2133升至8月底的7.1063附近。 离岸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也一度升破7.20关口。
汇率的走强得益于几个因素:市场对美联储降息的预期升温导致美元指数从年初高位回落,贬值幅度一度达到10%,这推动了非美货币的普遍升值。
中国国内经济基本面的韧性显现,一季度GDP同比增长5.4%,贸易顺差达到1230亿美元,出口结构向高端制造业转型,增长了24%,这些都为汇率提供了基本面支撑。
人民币国际化进程加速
人民币在国际上的使用范围和认可度正在提升。 人民币已成为全球第四大支付货币和第三大贸易融资货币。 专司人民币跨境支付清算的CIPS系统发展迅速,其业务已覆盖全球180多个国家和地区,2024年处理金额达到175万亿元人民币。
中国与40多个国家签署了双边本币互换协议,约有80多个境外央行或货币当局已将人民币纳入其外汇储备。 此外,中国海南省在香港推出以航天为主题的离岸人民币地方政府债券,为国际投资者提供了新的人民币资产配置选择,此举也被市场视为助推人民币国际化的又一举措。
A股市场吸引全球资本
中国股市的表现也增强了人民币资产的吸引力。 上证指数突破3800点后,市场交投活跃,曾在8月27日创下3万亿元的成交量。 科技股成为市场的焦点,国际对冲基金持续流入,长线投资者也有所加仓。
外资对中国资本市场的参与度提升,2025年以来,近10家外资巨头加大了在证券基金领域的在华投入。 外资通过QFII、沪深股通等形式持有A股流通市值稳定在3万亿元左右,已成为市场重要的参与力量。
数字货币领域的探索
在数字货币领域,中国也在积极布局。 在2025年陆家嘴金融论坛上,提出了设立数字人民币国际运营中心的设想,旨在推进其国际化运营与金融市场业务创新。 数字人民币采用“小额匿名、大额可溯”的原则,并支持手机“碰一碰”离线交易。
在跨境支付领域,数字人民币依托“多边央行数字货币桥”项目,能够接入多种央行数字货币,实现跨境支付成本显著降低和处理效率的大幅提升,这为构建独立于传统美元支付体系的生态提供了技术可能性。
机遇与挑战并存
人民币汇率的走强和资产吸引力的提升,对不同群体产生了直接影响。 对于留学生和海淘族而言,人民币升值意味着境外消费和购买进口商品的成本降低。
但对于出口企业来说,人民币快速升值会带来不小的压力,可能削弱其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价格竞争力。 全球关税环境依然高企,如何平衡好汇率波动与外贸稳定,对企业而言是一个考验。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