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爱电竞 > 爱电竞介绍 >

我国雷达领域再获重大突破,歼20换新雷达实测,探测范围提高3倍

2025-07-10 爱电竞介绍 117

山东大学徐教授是碳化硅半导体材料领域的权威,他带领团队研发出高纯半绝缘碳化硅,应用于机载相控阵雷达,使歼20、歼16等机型的雷达探测范围扩大三倍。

二、歼20装备的氮化镓雷达性能已达上限,急需升级。

我国歼20战斗机的雷达采用第三代氮化镓薄膜材料制造,具有宽带隙、高击穿电压、高热导率及强抗辐射能力。利用这些特性,军工人员能设计更小巧轻便的雷达组件,从而提升探测距离和精度。

氮化镓雷达发展已触顶,若想提升探测性能,唯有两条途径:一是扩大雷达阵面,增加T/R组件数量;二是寻找性能超越氮化镓的新材料。

三、碳化硅材料的应用,使机载雷达性能实现了显著提升,带来了前所未有的进步与革新。

徐教授研发的高纯半绝缘碳化硅采用新路径,其临界击穿电场强度远超硅和砷化镓,提升电子器件性能。高热导率使器件无需散热装置,节省空间,增大雷达阵面,提高探测能力40%,降低功耗。

碳化硅材料的特性使歼20探测距离大幅提升三倍。其高热导率确保了战机在极端环境或雷达常开时,性能稳定不衰减,这对空中预警机极为有利。

我们的空警3000、600等先进预警机,若在空中持续开启雷达,隐身战机、六代机都别想逃脱。碳化硅技术还能让雷达探测距离增至三倍,空警3000的探测范围或将达到两千五至三千公里。

尽管地球曲率影响探测范围,但空警3000凭借超远雷达探测距离,成为西方难以超越的最强预警机。它让我们的战机视野更广,导弹更精准,激光武器更强大,徐教授的高纯半绝缘碳化硅关乎国家安全。

国产碳化硅材料取得重大突破,这得益于电科2所科研人员的辛勤付出与深入钻研。他们不断努力,终于在这一领域取得了显著的科研成果。

他展现了中国碳化硅领域五十年不懈突破封锁的历程。碳化硅与氮化镓同为第三代半导体材料,各国竞争激烈。我国半导体领域的先锋,是电科2所的军工科技人才,而非山东大学的徐教授。

国家决定发展碳化硅半导体材料后,他们全心投入碳化硅单晶制备这一世界性挑战。2007年前,中国依赖进口碳化硅单晶衬底,高价且供货不稳,制约了国内产业发展,严重时或致高新产业停滞。

电科二所在碳化硅粉料生长、晶体生长及加工等方面发力,成功打破国外技术垄断。魏博士团队攻克多项技术,合成出纯度99%的超高纯碳化硅粉料,年产量达五吨,有效满足了各领域需求。

2015年,经过八年努力,电科二所与国内某元器件重点研究院签署合作协议,着手验证4英寸高纯半绝缘碳化硅单晶衬底国产化。两年后,双方合力成功研制出该衬底,为碳化硅机载雷达研发打下基础。

2018年,电科二所升级工艺,攻克4H碳化硅单晶的杂质、缺陷、电阻率控制及加工等关键技术。4英寸高纯半绝缘衬底开始配套军工项目,后全力推动产业链发展,产能从每月50片增至500片,助力军工项目。

碳化硅材料应用广泛,不仅限于机载雷达,船电雷达可采用,地面雷达也能有效利用,展现出其多样化的适用性。

电科二所打下高纯碳化硅基础后,徐教授团队的技术切实增强了国产战机实力。歼20应用此技术,堪称五代机翘楚。该技术若用于战舰、航母、地面防空雷达等,定也能大放异彩。

055万吨大驱探测范围扩大三倍,能为航母提供更宽广的空中预警。地导部队也能有效应对敌弹道导弹,实现导弹刚起飞就预警拦截。碳化硅让雷达持续高功率运转,对战斗机和驱逐舰等至关重要。

雷达若失效,就如同失明失聪。敌人此时攻击,导弹和近防系统都无法拦截,因为无法定位敌导弹。因此,持续运转多天的雷达,是空战海战中保持战斗力的关键。

我期盼徐教授的高纯半绝缘碳化技术能获得国家关注,广泛应用于海陆空三军装备,成为我军不可或缺的坚实防护,铸就真正的“硬核盾牌”。

话题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