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8-04 产品展示 118
一段 820 米的村路,50 万垫付工程款迟迟难结算
2023 年 6 月,一家建设公司的西宁分公司与当地一家旅游开发公司签订了关于大有山村村内道路管网及附属配套设施改造的施工协议,协议涉及的项目总价约 3000 万元。这家旅游开发公司的股权结构中,当地村股份经济合作社持股 51%,另有一家实业集团持股 49%,项目采取 “村W会授权 + 企业运营” 的模式,由村集体控股的企业作为实施主体。
当年 7 月,在这 3000 万元的主项目还没启动的时候,村里负责人提出让施工方先修建村口到奶牛场的一段 820 米长的道路。施工方随即垫资采购材料、调配设备,在相关人员的监督下,仅用 40 天就完成了施工,到 8 月 26 日全线竣工。这段道路直接通向村集体参股的奶牛场,不过在建设过程中,并没有按规定走项目审批、资金监管等法定程序。
工程竣工后,施工方开始面临工程款结算的难题。他们找到村W会,对方称这段道路是乡政府指令修建的,需要向上级报批;可当施工方联系到当地乡政府时,得到的回复却是从未下达过该修路的指令。一来二去,施工方垫付的 50 万元工程款迟迟没能结算,而根据施工方提供的材料采购单、用工记录等凭证,实际支出已经超过了 50 万元。
之后,施工方多次在村、乡两级之间奔走沟通,还向有关部门反映了情况,但始终没有得到明确的答复。更让人无奈的是,那个 3000 万元的主项目后来也没了下文,早已搁置。这让施工方不禁怀疑,当初那个主项目是不是从一开始就有问题。
如今,施工方希望上级相关部门能关注到这件事,介入调查,把事情的来龙去脉弄清楚,尽快结清拖欠的工程款,同时也希望能查清涉事人员的责任,还自己一个公道。
免责声明:本文转载微博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作者的观点和立场,故本作者对其真实性不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如有侵权或者不实信息可提供材料联系平台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