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爱电竞 > 新闻动态 >

庐山小护士收到毛主席三次亲笔题词,消失几十年后才曝光真相

2025-07-29 新闻动态 114

说起来你可能不信,有个小护士竟然让毛主席念念不忘几十年,还专门给她写了三次亲笔题词。

这事儿要从1959年说起。那年6月,庐山疗养院里的气氛紧张得要命,院领导三天两头开会,就是为了迎接一位神秘的“一号首长”。当时谁也不知道这位首长到底是谁,直到他真正出现在大家面前。

一个普通护士的意外相遇

钟学坤那时候就是个普普通通的小护士,被院长单独叫到办公室时,她心里七上八下的,还以为自己犯了什么错。结果院长告诉她,要她负责“一号首长”的医疗保障工作。

说实话,钟学坤当时脑子都是懵的,完全不知道这位首长是什么来头。直到第二天见了面,她才知道眼前这个和蔼可亲的老人家,就是毛主席!

那一刻,钟学坤差点腿软,张嘴叫了声“毛主席”后就说不出话来了。毛主席看出了她的紧张,主动握了握她的手,笑着问她叫什么名字,多大年纪。就这么简简单单几句话,钟学坤心里的紧张劲儿就消散了大半。

见证千古名篇的诞生

接下来的日子里,钟学坤天天跟在毛主席身边,照顾他的起居。毛主席特别爱爬山,一有空就带着身边的年轻人往山上跑。

6月29日那天清晨,他们又一次登上了庐山最高峰。站在山顶往远处看,千里风光一览无余,毛主席看着看着就来了诗兴,当场挥笔写下了那首著名的《七律·登庐山》。

钟学坤就站在一旁,亲眼看着这首流传千古的诗词是怎么诞生的。那种激动劲儿,她这辈子都忘不了。

第一份珍贵的礼物

眼看着毛主席要走了,钟学坤心里别提多舍不得。她整天拉着个脸,一副要哭出来的样子。毛主席看在眼里,主动问她是不是有什么心事。

“我舍不得您走。”钟学坤憋了好久,最后还是说出了心里话。

毛主席听了很感动,当场就许了个承诺,说临走前可以满足她一个愿望。钟学坤想了好几天,最后壮着胆子说:“您能不能把那首《七律·登庐山》写给我做个纪念?”

毛主席二话不说就答应了,当场挥毫,把诗写给了她。这就是钟学坤收到的第一份毛主席亲笔。

一封求教信引来回音

拿到诗后,钟学坤每天都捧着看,把每个字都背得滚瓜烂熟。可有两个词她怎么也搞不明白——“九派”和“三吴”到底是什么意思?

思来想去,她决定给毛主席写信请教。说实话,她压根没指望毛主席会回信,毕竟人家日理万机的,哪有时间搭理她一个小护士。

没想到,半年后真的有人给她送来了毛主席的亲笔回信!

在信里,毛主席详细解释了“九派”是指湖南、湖北、江西三省的九条大河汇入长江,“三吴”则是古代东吴、中吴、西吴三城的合称,也就是现在的苏州、常州和湖州。

更让钟学坤感动的是,毛主席在信里鼓励她好好学习,将来为人民服务。受到毛主席的激励,钟学坤重新拾起了学业,去江西医学院进修。

上海再相逢

进修第二年寒假,钟学坤听说毛主席也在上海,她想尽办法找到了毛主席的护士长吴旭君,在上海锦江饭店又见到了久别的毛主席。

这次见面,钟学坤又厚着脸皮提了个请求,希望毛主席再写首诗给她留念。毛主席爽快地答应了,写下了《清平乐·蒋桂战争》送给她。这是第二份珍贵的礼物。

最后一次赠言

1965年,钟学坤学成毕业,专程赶到北京见毛主席。这次毛主席写下了“学习白求恩,学习雷锋,为人民服务”这几个字,寄托了对她的殷切期望。

拿到组织安排到北京某医院工作的机会后,钟学坤本来前途一片光明。可谁也没想到,她竟然从此消失在了人们的视野中,再也没有人知道她的消息。

五十年后的重新现身

直到2013年,一个偶然的机会,研究白求恩精神的专家李深清在一份复印件上看到了毛主席的题词“学习白求恩,学习雷锋,为人民服务”。为了追根溯源,他花了十几年时间查证,最终找到了钟学坤本人。

当钟学坤重新出现在公众面前时,她手里还保存着毛主席当年写给她的三份亲笔题词和那封回信。这些珍贵的文物,见证了一段跨越半个世纪的师生情。

最让人敬佩的是,钟学坤这几十年来从未借助过和毛主席的这层关系为自己谋取任何好处。在她心里,毛主席就像是一位慈祥的长辈,指引着她前行的方向。

平凡中的不平凡

有人说,钟学坤只不过是个普通的护士,凭什么能得到毛主席如此厚爱?可正是这种朴实无华的品格,才真正打动了毛主席。她没有什么惊天动地的壮举,只是用一颗赤诚的心,在平凡的岗位上默默奉献。

这个故事告诉咱们,伟人之所以伟大,不仅在于他们的丰功伟绩,更在于他们对普通人的关爱和鼓励。钟学坤的经历,不就是最好的证明吗?

你觉得这样的师生情深不深?毛主席为什么会对一个普通护士如此上心?欢迎大家在评论区分享你的看法!

话题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