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7-05 新闻动态 187
面对欧美中锋,张子宇攻防表现不同,三大因素构成风险。
从张子宇走进篮球迷视线那天起,外界对她的争议热度就没怎么降过。刚开始有人断言她打不了正式赛事,结果U18亚洲杯一个“炸裂”表现直接给怼了回去;后来又有说法,她在国家队顶多是陪跑,不过看到热身赛里她的数据后不少人哑口无言。最新的担心,是她面对传说中的“小快灵”阵容没戏——可哪怕日本女篮以快著称,上场一碰还是被张子宇轻松碾压,场面那叫一个“反转”。
现在能吐槽的,只剩最后一个理论:等中国女篮碰上欧美老牌强队,“身高不吃香”,“大中锋打不了移动战”——他们总是提前上预判,前面的打脸实锤就像没看见一样,有意思的是不买账的人越来越多。很多球迷嫌吵,直接摆事实拉清单。
先看硬指标。中国女篮目前世界排名第四,前三名是美国、澳大利亚和法国,聊聊这些顶级对手的中锋配备——美国队主打的威尔逊只有1.93米,体重88公斤;斯图尔特1.94米77公斤,也基本是空间大前定位。澳大利亚乔治1.93米87公斤,法国巴迪亚内1.90米、75公斤。这几个王牌身高都不到两米。拿国际赛和WNBA的数据看,无论是中国队的韩旭还是李月汝,这种“身材条件”对上欧美主流中锋根本不落下风。张子宇1.98米高、体重明显优势,和她对上简直像一个级别。看她和当年山东主中锋于瑛(她妈妈)同框,只要身体粗细对比一下,外行都得感慨一句“不好惹”。换句话说,对方想一对一去限制张子宇,还真有点“力不从心”,这是硬实力。
当然,把球顺利喂进内线,让张子宇发挥长处也是门学问。对手一定会包夹,不是双人战就是群狼战术。怎么破?一,让外线上球别被断,二,要利用对方夹击后内线外的小空位,该出手不手软,三,被对方延展包夹时别慌,传球果断,否则陷入围剿就危险。把这三个小点琢磨透,中国女篮还真有戏——再也不是主力独孤求败,全队的“化学反应”才是取胜王道。
很多人还提到防守:张子宇脚步偏慢,被小阵容拉着跑会不会“被上课”?最新的热身赛就给大家喂了颗定心丸。被公认跑得最快、场地感顶级的日本队冲起来时,张子宇并没有出现大范围防守空位甚至崩盘。相反,篮下的护框效率一点不比韩旭差。而且,中国女篮围绕她布置了“联防加强版”战术,就是故意让对手感知外线可投突破也能钻,但篮下一旦失位,张子宇墙一样一堵基本丢不了分。唯一需要注意的是对手借突破大传球,如果适时战略犯规卡住节奏,消耗她们体力,后面反而越战越轻松。
别忘了,中国女篮还有韩旭、李月汝能和张子宇轮番上。大前锋、中锋体型轮守,比赛头一节先磨消对方,两人轮换至少给内线兜底用力和恢复开户。“主力缓上场、递进消耗对手、多人轮转坚守比分”,这个套路说白了特直接:比分别让人拉开,最后一节力气足的时候再发难,赢面大得很。
当然,全队轮流打铁桶阵对耐力要求极高,每个位置都要求集体跟防、配合。有人吐槽这战术“有点土”,但赢球本身才是硬通货——哪怕再高大上、洋气现代,只要寄希望“画大饼”脱实向虚,最后输成里约、巴黎那样,那才是真的闹心。用现在网络热词说,“有实力还保守着赢”,真的就比“摊开玩不成功”的感觉爽多了。关于张子宇该不该成为中国女篮阵眼,你怎么看?欢迎留言聊聊你的预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