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10-10 新闻动态 154
一场83比86的失利,让中国女篮主帅宫鲁鸣站在高原训练馆里面色凝重。 输球的对手不是职业强队,是云南财经大学男篮校队,队中甚至有一名黑人留学生球员。
七天前女篮还赢过这支队伍,这次连2米23的张子宇都因高原反应提前离队,剩下的姑娘们彻底失去了内线优势。 这场看似普通的教学赛,折射出宫鲁鸣面临的残酷现实:老将扛不动,新人接不上,真正的人才却困在大学校园里无处可去。
#优质图文扶持计划#人才都在大学里,大学不是国家队
宫鲁鸣在高原集训后的发布会上说得直白:“放眼全国女篮的篮球人才是匮乏的,而且大部分的人才都在大学里边。 ”这句话背后藏着中国篮球最深的矛盾。 2025年夏天,中国大运女篮击败美国队夺冠,队中核心刘禹彤连国家队集训名单都进不去。
这些大学生球员在场上展现出的战术执行力和团队配合令人惊叹,全队助攻率高达68%,远高于美国队的42%。 胜利过后,篮协官网却一言不发,仿佛这场胜利从未发生。
大学篮球成了人才富矿,却与职业体系完全割裂。 数据显示,近五年通过CUBA进入WCBA的球员不足20人,NCAA向WNBA输送的人才数量远超这一规模。
大运女篮12人中有9人是全日制在校生,3人拥有硕士学历,WCBA注册球员中仅有3人具备全日制本科以上学历。 这种差距不仅是数字的,是理念的:大学教练李笋楠敢在关键时刻派上年轻主力,而国家队在亚洲杯却依旧依赖老将。
老将的伤病与年轻球员的断层
当宫鲁鸣在亚洲杯前宣布李梦因长期拖地训练导致的伤病落选时,女篮的“95黄金一代”开始集体淡出。 王思雨、黄思静、杨力维这些名字逐渐从集训名单中消失,取而代之的是一批25岁以上的“青年球员”。
翟若云、贾赛琪等入选者已超过25岁,算不上真正的新秀,18岁的张子宇又缺乏比赛经验。
老将们不是不想打,而是打不动了
宫鲁鸣坦言,老球员经过常年的国家队征战和联赛比赛,伤病在所难免,年龄也偏大。 但年轻球员又很难达到战术要求。 亚洲杯上,张子宇出战19分钟砍下17分9篮板,她的脚步慢被日本队针对,关键换人安排备受质疑。 更严峻的是,在没有张子宇的国青队,仅冉珂嘉、李雨汧两人能匹配世界级比赛强度。
青训瘫痪与校园篮球的困境
传统青训体系正在崩塌。 辽宁、河南、广东等昔日人才沃土逐渐贫瘠,高中联赛女篮队伍稀少,清华附中、雅礼中学等校垄断天赋,导致两极分化。 大学联赛全年高水平比赛不足5场,球员成长缓慢。 这种环境下,宫鲁鸣的“全国性筛选”计划显得尤为迫切。
选拔机制本身问题重重
现行机制仍受资历优先、服从性评价等传统观念影响,未能建立科学的人才评估体系。 资源分配严重失衡,职业联赛占据绝大部分优质资源,校园篮球在资金投入、赛事曝光等方面长期处于弱势。
大运女篮冠军奖金仅为20万元,而WCBA总决赛MVP的奖金高达50万元。这种差距让校园人才难以看到上升通道。
两条路的抉择
宫鲁鸣面前摆着两条路:一是全国范围筛选大学人才,二是让老将传帮带。 第一条路已有尝试,2025年4月的集训名单中出现了华中科大学生刘贝等新人。 大学篮球的温和环境可能让球员难以适应职业强度,宫鲁鸣自己也承认,大学竞争环境与职业赛场存在差距。
第二条路看似稳妥,却面临现实阻碍
李梦在全运会上依旧能大杀四方,宫鲁鸣认为她和王思雨等老将“状态不行了”。 2026年3月的世界杯预选赛迫在眉睫,如果老将未能回归,中国女篮的世界杯之旅将充满不确定性。
大运女篮的夺冠证明校园球员能突破体制限制,王丽丽的例子警示着这种突破的脆弱性,她曾用校园队打败职业队,最终却在职业赛场未能站稳。如果不给刘禹彤们创造合理的晋升通道,她们的拼搏可能只是昙花一现。
当宫鲁鸣站在高原训练馆看着女篮输给大学男篮时,他面前真正的问题不是一场比赛的胜负,整个篮球体系的悖论:我们明明有击败美国队的大学生球员,却找不到能扛起国家队未来的人;我们明明知道人才在哪里,却不知道如何把他们从校园接到职业赛场。 这个问题,恐怕不是一次高原集训或两场热身赛就能解答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