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8-05 新闻动态 91
在中国近现代史上,有这么一位国学大师,连周总理都请不动他,在一次宴会上,就连毛主席、粟裕等大人物都对他特别敬重,还亲自为他摆放餐具呢。
那么,这位很有声望的国学大家到底叫什么名字呢?他对近现代的文化发展做出了哪些贡献呢?
宴会上在那群人中间的人
1954年,这位很有声望的国学大家,被中央邀请成为第二届全国政协委员会的特别代表,这事一下子让好多人都惊讶不已。
然后没过多久,这位非常有名的国学大师居然又被邀请为第三届的特别嘉宾,并且以这个身份出席了毛主席举办的宴会。
宴会上,全国政协委员们都聚在一起,聊着各种各样的趣事。不过,当这位国学大师一出现,大家的眼光几乎都被她吸引住了。
聊着聊着,毛主席和粟裕等人就走上前来跟他打招呼,把他当成尊贵的客人,让他坐在主要的位置。就连吃饭前,粟裕大将还亲自帮他摆好碗筷,对他的尊敬之情非常明显。
毛主席和粟裕的这些行为让大家都感到好奇,这位国学大家到底有什么本事,能让大家这么敬重他?他又给咱们国家的文化发展做了哪些好事呢?
2、儒学大师——马一浮
在中国近现代史上,大家常常只关注革命事业,其实不知道的是,在那段时间里,除了革命思想不断进步外,文化界也出了一位非常了不起的天才。
这个人名叫马一浮,是现代很有名的国学大师,大家称他为一代儒宗。他精通古代哲学、文学等领域,为我国近现代的文化发展做出了很大贡献。
更关键的是,他是最先把马克思的《资本论》德文和英文版引进中国的人,这对推动中国革命事业和革命思想的前进起到了不小的作用,所以得到了毛主席的尊敬。
这些成功的背后,靠的是他天生的聪明和后天的努力学习。1883年,马一浮出生在一个当官的家庭,加上他妈妈特别有学问,所以他从小就能接触到当时最好的学习资源。
所以,马一浮从小就把四书五经读得滚瓜烂熟,对哲学、理学还有书法这些都很着迷,老是拿着老爸的书看来看去,这也就是他最早的启蒙学习了。
后来,爸妈可能发现他写东西挺有天赋,就在家乡到处找有名的老师来教他,生怕浪费了他的才能。
可没想到的是,那些有本事的老师教了他一段时间后都纷纷辞职不干了。为啥呢?因为他各方面都太有天赋了,让这些老师都觉得自己远远不如,特别是有个叫郑垓的举人,更是这样觉得。
清朝末年,判断读书人有没有学问,主要看科举考试,郑垓当时刚中了举人,所以马一浮的父亲就请他来给马一浮当启蒙老师。
郑垓这人,肚子里有不少墨水,能说会道,琴棋书画、诗词歌赋样样精通,简直就是个全才。他心想,教九岁的小马一浮还不是手到擒来,于是爽快地答应了。
可他万万没想到,马一浮在文学这些方面的见解比一般的学生都要深刻,这让他既惊讶又感到自己不如。因此,没过多久,郑垓就向马一浮的父亲含蓄地表示想辞职,还提议让马一浮自己学习来取得成就。
郑垓说的这话并非没有根据。在他刚认识马一浮那会儿,他就察觉到,马一浮看待事情特别理智,头脑清晰,而且看过的东西都能记得一清二楚,真是个不折不扣的神童。
这样的孩子,不能被别人的想法带着走,得按自己的想法去追求梦想。正因为郑垓说了那番话,马一浮的爸爸就不再坚持给他找老师了,转而支持他自己成长。
在老爸的鼓励下,马一浮慢慢在国学领域取得了不小的成就。但他并不满足于只研究国学,还努力接触新思想,把这些新思想跟自己的想法结合起来,最终成为了一位了不起的国学大师。
他这辈子有很多厉害的地方,其中最让人佩服的就是他对《资本论》的看法和推广。1903年,20岁的马一浮因为会外文,在当时很稀罕,所以就被派去美国,帮忙建第十二届世博会的展馆了。
就在那个时候,他接触到了许多来自国外的新思想和新书籍,这些对他的国学知识体系起到了很好的补充和完善作用。
因此,下班之后,马一浮就像吸水海绵一样,不断汲取西方哲学、文学还有好多社会学方面的养分,而且还幸运地得到了一本《资本论》。
读完之后,他惊讶地发现,自己的一些看法竟然和马克思的很相像。而且,在后来的实地考察中,他依照《资本论》的启发,揭露了美国社会的不少问题,还意识到中国社会在觉醒方面的不足。
因此,他下了一个大决心:把《资本论》带到中国,好让中国老百姓长久沉睡的思想觉醒过来,让中国强大起来。
后来,他自己花钱在国外买了《资本论》的英文和德文两个版本,带回到国内,还跟他的文学朋友们一起分享。在这个过程中,他慢慢体会到了中西方哲学之间的差别。
可以说,马一浮的这个做法大大唤醒了中国人民的思想意识,给当时的人们带来了很大的鼓舞,也因此为他日后成为国学大师打下了基础。
当然,马一浮不仅钻研中西方哲学,他在书法、写作等领域也都有自己独特的风格。时至今日,他的作品依然受到大家的喜爱和追捧。
因为这些出色的贡献,马一浮在革命时期被好多势力拉拢。他们想借马一浮在社会上的地位,去左右别人的想法,好实现自己的打算。
不过,经过这么多年的国学钻研,马一浮对名利已经看得很淡了,他心里只想着为国家的强盛出一份力,所以他们那些自私的想法肯定是没法实现的。
当他得知我党领导人的远大抱负后,便欣然答应加入,想为新中国的文化建设出一份力。这足以说明他心里装着国家,有着无私的奉献精神,这也就是毛主席他们为何如此敬重他的缘由。
参考信息:
马一浮,你可以上百度百科搜一搜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