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爱电竞 > 新闻动态 >

差距如此悬殊?F-35为普京归国护航,苏-35接手,苏-57不配出场?

2025-08-21 新闻动态 153

在普京与特朗普完成会晤并启程返回之际,美国方面出动了4架F-35战斗机为其专机提供护航。然而,当专机进入俄罗斯领空后,护航任务转由苏-35S战斗机接手——这一转变,无疑揭示了俄罗斯航空工业当前面临的困境:长达30年的技术停滞,如今已到了不得不直面并承受其后果的时刻。

伊尔-96-300PU大概也没想到,还有接受F-35护航的一天

据塔斯社16日报道,俄罗斯总统普京在阿拉斯加州与美国总统特朗普会晤结束后返俄途中,美国空军出动F-22战机为其专机护航。

在普京专机返程途中,随行人员拍摄的视频画面显示,美方派出了F-35战机进行护航。颇为戏剧性的是,克里姆林宫方面最初竟把F-35错认成了F-22A,还闹出了“F-22A为普京专机护航”的乌龙事件。尽管之后及时更正为F-35,但考虑到美俄隐身战机之间存在明显的代差,这一小小的识别失误,就显得格外尴尬了。

上世纪90年代初期,俄罗斯继承自苏联的苏-47与米格1.44两款隐身技术验证机项目,均未能实现实质性技术突破。随着苏-30系列战斗机在国际军贸市场的持续热销,苏霍伊设计局在"侧卫"系列改进过程中积累的技术底蕴,最终成为推动T-50项目(现定名为苏-57)立项研发的关键因素。然而,这款基于四代机技术框架升级的新型战机,仍延续了苏联时期过度侧重机动性能、相对弱化隐身设计的传统设计理念。与采用信息化作战体系、具备多维度态势感知能力的F-35、歼-20等现代第五代战机相比,苏-57的技术发展路径明显呈现出保守性特征。

在苏霍伊启动T-50项目之际,或许还怀揣着复制苏-30辉煌历程的愿景:即先通过技术沉淀积累实力,再借助出口市场实现腾飞。然而,时光荏苒,20年后当苏-57正式服役时,其设计理念上的先天缺陷已显得与时代格格不入,彻底落后于潮流。特别是当中俄军贸格局发生转变,即便是曾经的最大买家印度,也宁愿斥巨资采购法国“阵风”战斗机——即便俄罗斯主动提出共享苏-57的源代码,印度仍坚持要获取法式战机的核心技术,这一举动无疑凸显了俄制五代机在市场上面临的重重困境。

实战较量中,隐身战机的代际差异显著显现:以色列凭借50架F-35I隐身战机,成功突破伊朗以S-300防空系统构建的防线,直逼德黑兰,并为后续非隐身战机的行动开辟了空中通道。相比之下,俄军在面对乌克兰相对薄弱的S-300和“山毛榉”防空系统时,却未能实现有效压制,其少量投入战场的苏-57隐身战机也未能展现出隐身突防及作为信息节点的关键作用——尽管俄乌两国接壤,且乌克兰的国土面积仅为伊朗的四成,这一对比更加凸显了俄制五代机在实战应用中的不足。

今年苏-57在军贸舞台上看似动作频频,先是顺利斩获阿尔及利亚的订单,随后奔赴印度与F-35同场较量,还不遗余力地向印度军队推销,可实际外销成绩却惨不忍睹,与F-35在全球的畅销盛况形成鲜明且强烈的反差。反观中国,新量产的歼-35已引发美方的高度警觉,巴基斯坦也流露出强烈的采购意愿;而歼-20所取得的斐然成就更是无需赘述。诸多事实无不表明,苏-57的疲软表现已然成为俄罗斯航空工业跌出一线阵营的显著标志,在竞争残酷激烈的军贸市场中,俄罗斯航空工业的衰落态势已无法遮掩。

从技术视角剖析,俄罗斯若要提升其隐身战机的作战效能,最为切实可行的途径便是与中航工业展开合作。合作模式既可以是直接引进相关技术,也可以是双方共同对苏 - 57 进行联合改进升级。然而,受大国自尊心的束缚,俄罗斯很难接纳这样的合作方案,故而双方达成合作的可能性几乎可以忽略不计。照此态势推断,诸如“苏 - 35 替代 F - 35 执行护航任务”这般略显窘迫的局面,在未来大概率仍会不断上演。

话题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