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爱电竞 > 新闻动态 >

广电21条支持微短剧场,红果短剧研判下半年剧本趋势

2025-08-23 新闻动态 77

本周,长剧短剧都有大事发生。

先是“广电21条”重磅发布,不仅对长剧集行业是个利好,也势必会对微短剧产生影响。

比如,文件中提到:支持引导头部微短剧企业和重点网络视听平台创作优质微短剧,鼓励并指导入选“微短剧+”行动计划的重点微短剧在省级卫视播出,支持电视台继续办好微短剧场。

紧接着,总局牵头举办的国际微短剧大赛开放报名,五大竞赛单元主题明确,直指精品微短剧市场及海外市场。红果也在本周举办编剧论坛,鼓励构建完善的新人培养体系,挖掘有潜力的创作者加入微短剧领域。

“广电21条”带来微短剧利好消息

本周,国家广播电视总局日前印发实施《进一步丰富电视大屏内容 促进广电视听内容供给的若干举措》,被称为“广电21条”。

其中包括“取消40集上限”“不严格限制古装剧数量”“改进电视剧内容审查工作,优化机制、提高效率”等一系列释放长剧创作活力的举措。

除此之外,“广电21条”中也有关于微短剧的利好措施。如“支持引导头部微短剧创作”“支持优秀微短剧通过电视平台播出,可开设微短剧剧场”,充分肯定了微短剧的新兴媒介地位,有助于实现大小屏内容的双向流通。

实际上,近年来登上一线卫视的微短剧已有不少。今年,省级卫视频道的剧场化运营成效更是显著。

据7月15日中国视听大数据半年报显示,2025年上半年全国卫视频道微短剧播出态势强劲。全国卫视频道共播出75部微短剧,其中首播剧63部,同比增加52部,环比增加32部。

26个卫视频道播出微短剧,频道数量较2024年全年增加116.7%。

2025年上星微短剧上半年累计收视达16.8亿人次,已接近2024年全年卫视微短剧总人次的2倍。34部微短剧收视人次突破千万大关。

其中,在CCTV8播出的《狮城山海》以46集的篇幅,创下每集平均收视率1.233%的佳绩,刷新CVB微短剧收视纪录。

品质东方·微剧场、大芒剧场、海豚微剧场、热荔微剧场表现突出。其中,东方卫视的品质东方·微剧场播出14部微短剧 ,总收视人次达31159万,位居微短剧剧场收视人次榜首。

广电总局推行新政,主要是目的是为了丰富大屏内容,重新赢回观众,守住电视台的阵地,同时惠及影视创作。新政中明确支持电视台的微短剧市场,既肯定了卫视的探索成果,也有助于进一步激发创作活力。

而电视台要做的,是将微短剧漂亮的收视数据受众规模有效转化为经济效益,在大屏真正蹚出一条独有的商业化路径,由此才能真正为微短剧提供创作引导和市场增量。

总局举办国际微短剧大赛

8月21日,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办公厅发布《关于开展2025年国际微短剧大赛的通知》,征集已创作完成的微短剧作品(单集不超过19分钟)以及优秀微短剧原创剧本。

大赛以“微观中国 剧绘华章”为主题,共设置了五大竞赛单元。

单元一:聚焦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的真实故事与时代风貌,反映当代中国社会百态,展现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

单元二:围绕生态文明主题,展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图景,反映生态保护、绿色发展、可持续发展理念。

单元三:聚焦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讲述历史遗迹、传统技艺、民俗文化等中华文明瑰宝的故事,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单元四:聚焦世界和平、国际合作、互利共赢、文化交流等主题,展现中国与世界携手共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故事。

单元五:面向全球征集优秀微短剧原创剧本,要求结构完整、情节连贯、独立成篇,符合微短剧创作规律。

近几年微短剧的发展基本以市场导向为主,缺乏主题宏大、具有主流价值导向的剧目,尤其是主旋律出圈作品更加稀缺。从《通知》中,可以看到总局对于微短剧的规划从本土故事、传统文化、生态文明、文化交流、原创剧本几个大方向出发,在短剧出海方面也有部署。

实际上,作为微短剧平台领头羊的红果短剧,今年也先后官宣了不少重大题材剧集。如总局重点备案项目《山河回响》、反诈题材微短剧《巨额的真相》、国家重点文旅精品微短剧《郑和下西洋:沧海征途》等等,都已经上线或开机。

值得关注的是,本次大赛的报名表需参赛方提供参赛作品的国际传播情况、国际传播效果反馈、海外商业发行情况等相关数据,说明既讲中国故事又在海外取得良好传播效果的作品,会越来越受到官方重视。

除此之外,竞赛单元中专为原创剧本单设一个版块,也可被视为官方所尝试的一种创作引导。

在微短剧市场“无IP,不短剧”的基本创作格局下,从地方到总局的一系列评奖活动都在有意识鼓励原创,无疑为一些志在原创的编剧们开了一扇窗。有心人千万不要错失良机。

红果编剧沙龙:编剧要有制作人思维

8月18日,在红果自制剧主办的“创作引航・光启新章”短剧行业编剧沙龙在杭州举行。红果自制剧在全新升级的剧本合作政策中,特别面向编剧工作室推出了专项扶持计划。

一方面,为鼓励构建完善的新人培养体系,挖掘具备潜力的创作者加入短剧领域。红果推出专属拉新激励活动,鼓励工作室引入新编剧并完成有效投稿。

另一方面,红果设置“编剧成长扶持”奖励。若编剧工作室引入的新编剧在活动周期内实现等级提升,将获得相应的阶梯式奖励,为编剧们提供资源与发展支持。

针对编剧们关心的“下半年的剧本趋势”,红果自制剧结合平台数据,分享了未来需要的品类方向与优秀内容的创作标准。在内容要求上,需做到情绪流叙事、强卡点设计、设定及情节兼具创新性与逻辑性。

秋元影视总制片段镔建议编剧朋友们优先考虑“快节奏、强冲突”特性的新颖题材。他鼓励题材上突破,在现有IP基础上进行“微创新”,例如传统元素、真实正能量事件都可以巧妙融入剧情。

四月联盟内容负责人羊驼重点分享了剧本内容质量方面的要求,他认为内容是决定短剧成败的核心,建议从节奏、情绪、人设三个维度精细打磨。

首先,节奏要明快紧凑,开场即能迅速抓住观众注意力;其次,情绪设计要精准密集,持续强化张力;第三,人设塑造很关键,需通过角色的首次出场和第一句台词,快速建立鲜明反差,用最短时间立住人物形象。

宙途文化合伙人圈圈建议编剧朋友们多关注红果平台的用户偏好和市场数据,同时具备“制作思维”,理解每行文字背后的拍摄成本与执行难度,在创作时兼顾剧本的吸引力与市场落地性,真正实现从好故事到好成片的高效转化。

微短剧“霸总父亲”供不应求

“短剧剧组急缺爹,‘董事长父亲’还没找到合适人选!”

近日,浙江横店某短剧剧组副导演拿着对讲机焦急呼喊,这样的场景,如今在各大短剧拍摄基地已成常态。目前横店每天有超100个短剧剧组同时拍摄,中老年演员供不应求。

据悉,普通群演日薪约200元,能驾驭“霸总父亲”的特约演员,报价已达400-800元/日,一些形象气质出众、演技成熟的演员甚至达到3000-5000元/日报价,即便如此,这些演员仍然戏约不断。

面对诱人薪资,也有一些其他行业从业者半路转行当短剧演员。今年49岁,曾在外企当过公关经理、品酒师的马某,就在一次探班时,因形象气质好被选做短剧演员。如今他已成了微短剧的“爸爸专业户”。

在马某参演的20余部剧中,他扮演过总裁、教授、医生、官员等角色。

有短剧制片方透露,现如今,短剧剧组对于中老年演员的需求日益增长,尤其是退休后喜欢表演,形象好又有演技的中老年演员在行业里具有稀缺性,工资会更高。

官方铺路、行业蓬勃、新人辈出,微短剧这艘小舟转眼间已成巨轮,未来它将会如何“破浪”前行?又会面临着哪些机遇与挑战?让我们且行且看。

【文/无花果】

话题标签